大家好,我是司振阳。
上个月初,门诊来了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小患者 —— 一个6岁的小男孩,妈妈带着他进门时,孩子一直在吸鼻子,说话都带着浓重的鼻音。
“医生,他这鼻子堵了大半年了,晚上张嘴呼吸,打呼噜声比大人还响!腺样体查出来肥大70%。吃了不少药,反反复复就是不好。” 妈妈边说边叹气,“天气稍微一变凉,鼻涕就流个不停,太遭罪了。”
我看孩子的舌苔,白腻厚滑,下眼睑颜色暗淡,鼻周发青,典型的脾肺两虚、湿浊内停之象。
“孩子鼻塞流涕不只是鼻子的问题,根源在脾胃虚弱。”我跟妈妈解释,中医讲“脾为生痰之源”,脾胃运化不力,水湿停聚成痰,上溃于鼻,孩子鼻炎、腺样体肥大才会反反复复。
想要真正助娃摆脱鼻炎、腺样体肥大纠缠,调理一定要抓住“健脾不忘宣肺,祛湿兼顾理气”的原则。
而秋季上市的这2种家常食物,正好满足这个条件,能激活 孩子“脾肺防御开关”,将鼻炎、腺样体肥大拦在门外。
一、冬瓜——通三焦、排湿浊,给鼻窍“清通道”
冬瓜性凉味甘,淡渗利湿,能有效清除体内积存的湿浊,打通上中下三焦,让水液代谢恢复正常,从根源减少痰湿生成。
推荐食疗:冬瓜薏米排骨汤
做法:带皮冬瓜、薏米(提前浸泡)、猪排骨、生姜3片,一同放入锅中,小火慢炖1小时,加少许盐调味。
方解:冬瓜皮利水消肿效果更佳,薏米健脾渗湿,生姜温中以防寒凉,猪排骨滋阴。全方清淡平和,既能健脾祛湿,又能润肺通气,非常适合脾虚湿困、鼻窍不利的孩子,建议每周吃2-3次。
二、山药——补脾胃、固肺气,给呼吸道穿上“防护服”
山药,尤其是怀山药,是儿科调理脾肺的“明星食材”。它性平味甘,既能补脾益气,促进运化,又能补肺固表,增强卫外功能,相当于给孩子脆弱的呼吸道穿上“防护服”。
推荐食疗:山药芡实粥
做法:怀山药干(或鲜山药)、芡实、大米。芡实提前浸泡2小时,与山药、大米同煮成稠粥,可加少许茯苓粉增强健脾之效。
方解:山药健脾补肺,芡实固肾祛湿,大米和中益气。这道粥脾肺肾同调,益气固表,能有效改善孩子脾虚食少、反复感冒、鼻流清涕的问题。
当然,日常饮食只能作为辅助。像这个孩子,脾肺虚损明显,腺样体堵塞较重,我为他制定了系统的内外合治方案:
内服中药:先以参苓白术散加减(太子参、茯苓、炒白术、辛夷等)健脾化湿、宣通鼻窍,服用两周后鼻塞明显减轻;后续改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巩固,增强肺卫功能。
外用贴敷:配合穴位贴敷(中脘、脾俞、肺俞),健脾补肺,斩断痰湿根源,提升孩子身体防御能力,及时将“内乱”和“外乱”平定下来,避免鼻炎、腺样体肥大反复。
生活调护:叮嘱家长严格忌口冷饮甜食,每天坚持用生理盐水洗鼻,睡前按摩迎香、鼻通穴5分钟。
调治3周后,妈妈高兴地反馈:“孩子晚上睡觉踏实多了,呼噜声小了,白天吃饭也主动了!”
近期复查腺样体已缩小至40%。接下来继续用食养方巩固,配合健脾贴外用,争取在天气变冷之前,把孩子的“脾肺防御开关”彻底激活,助孩子平稳度过秋冬。